太钢八十年

征文作品
天行TIANXING(中国) >> 征文作品 >> 文章正文
感恩太钢
来源: 太钢矿业分公司 作者: 张永贤 时间: 2014-05-29
今年是太钢建厂80周年,掐指算来,自己参加工作也已跨入了第21个年头,伴随着太钢矿山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小家也一天天殷实起来。闲暇之余,回首走过的路,一连串的太钢矿山情结并油然而生,感慨之余,留驻心间的就两个字“感恩”!
1993年8月的一天,一路颠簸来到尖山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轰轰烈烈建设的新矿山,眼前的一切虽然陌生但却顿生亲近之感,也许夹杂着新奇,但更多的是自我选择后的接纳和承诺,就这样,自己成了一名矿山人。也就在这一年,在太原进行岗前培训的时候,我相识相知了陪伴自己一路同行的爱人。
1994年8月8日,是太钢建厂60周年,也是令尖山人铭记的9488,尖山铁矿采选联动负荷试车取得成功。从这一天开始矿山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记得那一年的喜事特别多,之前的6月1日,我所在的尖山铁矿职工子弟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自己代表全校教师做了表态发言,青春勃发的奋斗宣言,至今难以忘怀!还是在这一年的中秋佳节,原则性很强的丈母娘终于同意了我们的婚事,所以说,1994年,无论对于太钢、尖山矿,还是我个人,都是不同寻常、意义非凡的一年!
前进的路途虽然充满艰辛,但奋斗的足迹更能励人前行。一度时间疯传的尖山下马的消息令人惶恐不安,但很快就被生产生活自救的洪流淹没了;就在一些人无视希望喋喋不休地争论能不能达产的时候,更多的职工却以坚定的发展自信和辛勤的付出,创造了三年迈出三大步的发展奇迹;不知不觉间,尖山变了,变成了顶尖的矿山。太钢发展了,矿山的业绩得到日益彰显。矿山大家庭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个人家庭生活的改善,这期间,我这个小家,单是居住条件就改变了三次,1996年冬,从租住的窑洞搬到了生活区新分的楼房,2001年夏,通过购买从原来的一楼转换到了层次较好面积较大的二楼,2005年,终于鼓起勇气拿着12年的积蓄和承受着贷款的压力圆了太原有房的梦。96年夏,孩子在尖山矿职工医院出生;99年秋,小孩进入仅一墙之隔的尖山矿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2002年,孩子背起书包跟着妻子乐呵呵地走进了尖山矿职工子弟学校。伴随着矿山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产能的节节攀升,自己也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并感受着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一颗感恩的心,就在这矿山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日子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款款地开出了缤纷的花、结满了丰硕的果。
大概是98年早春时节吧,老父亲和弟弟从遥远的老家来尖山看我们,其时,尖山的景色应该是一年当中最不适宜养眼的,但父亲和弟弟却徒步从生活区走到选矿厂区,用踏实的脚步丈量着儿子工作生活的地方。我想,父亲眼中的尖山绝不是光秃秃的山梁沟壑,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厂房,以及精神抖擞的太钢蓝。父亲肯定不知道太钢的企业文化,但一路的观察和体会,他已然读懂了矿山的文化,要不,离开尖山时,父亲不会谆谆叮嘱我说“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尖山是个好地方,一定要好好干!”父爱如山!言辞不多的父亲,竟然读懂了一座山,一座父辈心中充满敬意的山。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有多难,或者多么高兴的事儿,我都会想起父亲厚重绵长的叮咛和教诲,那就是对给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企业,一定要心生敬意、心存感恩!
感恩太钢——成了我精神世界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