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太钢”APP走红 你打卡了吗
“低碳太钢”APP上线一月有余,大家还坚持打卡吗?APP上线运行得如何?积分排名靠前的职工他们是如何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
7月12日“低碳太钢”APP上线以来,截止到8月30日,使用人数3887人,日最高在线人数1787人,日平均在线人数1170人,积分最高用户得分4519分,用户平均积分570分。从统计数据来看,使用人数与职工总数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但参与打卡的职工活跃度较高,其中积分最高的,日均积分达到70多分,说明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已融入到了他们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
“坚持绿色生活并不难,关键是身体力行”
今年27岁的史松良是太钢鑫海热轧厂轧钢作业区操作工,山东本地人,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低碳太钢”APP上线后,在单位的组织下,他积极参加每日打卡活动,在碳积分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他说,他也没想到只是每日认真打卡、答题、拍照上传会在全公司排名第一。不过,说起他每日坚持绿色低碳生活,还是有很多体会。在绿色出行方面,因为离家不远,他选择公交出行,现在公交又在提倡“响应式停靠”使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外出打车选择新能源车辆。在低碳工作方面,纸张坚持双面打印、双面写字;在厂区内活动采用步行或者骑电动车的方式。生活中,减少纸巾使用量,随身携带手帕;离家时做到随手关灯;超市购物带上自己的环保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饮食做到健康饮食,不随意浪费粮食等。
其实这些很多人也能做到,只是没有参与拍照上传。他说,每天打开“低碳太钢”APP进行签到,学习低碳知识、上传低碳行为,获取低碳能量,看见自己的能量值在不断增加,内心还有一些小骄傲。低碳能量可以兑换绿植,他的愿望是能够早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木,这也是他每日坚持的动力。他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通过“低碳太钢”APP养成低碳行为习惯,为企业绿色发展、降碳行动出一份力。
“低碳环保是生活中更为高级的浪漫”
在碳积分排行榜上热连轧厂的职工上榜较多。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热连轧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坚持支部主推、广泛宣传、学思行结合的原则,以各科室、作业区为单位,积极组织全厂职工参与“低碳太钢”APP的使用和具体实践工作。从一个多月参与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该厂多名职工位居积分榜前列,说明职工积极践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意识和行为正在逐步养成。2250电气作业区职工王国新说,如今,每日打卡和学习早已成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前,经常开油车上下班,自从参与绿色出行模块后,自己每天用公交卡刷自行车上下班,同时发现了这样出行好处多多,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还不用焦虑没有车位,沿途还能看看汾河的美景,最关键的还是为低碳做了一份贡献。以前纸张打印一面就不用了,现在一面用完,存留起来还能反面打印,用完后还能再次利用练习硬笔字,做到一纸多用。在用电方面,将工作用的照明灯具换成了更节能高效的LED灯,做到非使用不开灯,上下班把所有的用电插板及时拔除,手机充电做到充满即拔,并号召作业区各班组师傅们,在炎炎夏日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做到随用随开、不热不开,减少用电浪费。在生活中,杜绝一次性餐具使用,使用消毒公筷;每次出行都骑自行车,路远就搭公共电车;购物拿着自家的麻布袋,不仅结实,还避免了塑料袋的使用;而做饭用的水更可以用来二次浇花、冲马桶;在空地上,自己还养了一大堆各类盆栽。通过一系列举措,在实现低碳环保的同时,自己真正收获到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我认为,低碳环保是生活中更为高级的浪漫。”王国新说。
热连轧厂表示,他们还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推进职工低碳生活进万家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太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作出贡献。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曾获得太钢万邦“劳动模范”称号和太钢集团“双良传人”称号的太钢万邦成品作业区破碎操检工李瑞军在碳积分排行榜中名列第二。他对低碳生活的理解是,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离每个人都很近,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就会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他说,这种生活方式,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家庭;既节省了生活开支,又有利于身心健康,好处多多。他倡导每个职工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开始,源头减量,节约能源,绿色出行,把降低碳排放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这是一种态度,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而不是想不想,能不能的问题。
环保部碳中和管理室相关负责人说,从排名靠前的一些职工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都有很强烈的低碳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身体力行,积极行动。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太钢多年坚持绿色发展、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低碳环保宣传教育的成果。下一步,碳办还将督促各单位进一步扩大“低碳太钢”APP的参与面,号召更多的人转变生活方式,节约能源,绿色出行,养成健康的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太钢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