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钢不锈冷轧厂: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
见到太钢不锈冷轧厂窄幅成酸作业区主管韩佳明时,他的脸上流露出喜悦与自豪之情。回想起一个多月之前,他说,头发都一把一把地掉。
今年3月份,天然气价格暴涨。而这之前,年初出现的外购电价上涨,已经让他们感到了不小的压力。怎么办?落实公司算账生产、产品经营的要求,厂里给窄幅成酸作业区提出,优化排产强化极致效率,节能降耗提升吨钢效益。
一直以来,窄幅成酸作业区的定位是生产专业化小品种、高端产品,工艺及质量要求严格,近乎于苛刻。在以前,为保证用户满意度,机组专业化过程中有时会牺牲一些效率,由此带来能耗成本增加。
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强化极致效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打破惯性思维,经过厂领导及全厂相关部门一次次讨论,一稿稿完善方案,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在短时间内正式落地。周密策划、大胆实施,3月份1号冷线在品种比原设计大幅优化的基础上,生产效率创历史最高水平,吨钢成本实现该生产线近年来最优。
韩佳明说,我们算账生产,从以前的粗放算、大致算,变成了现在的仔细算、认真算,主要是围绕产品经营、确保用户满意、提升效益效率算。通过这次变革,我感觉到,固有思想认为很难的东西,观念转变了,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走过了,似乎也不觉得那么难了。下一步,我们要快速把评价指标更侧重于产品经营,让市场指导我们的工作。
其实,在不锈冷轧厂,窄幅成酸作业区的这个变化只是该厂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厂已经全部动了起来,成立了五个专班,以算账和找差为抓手,强化产品经营,提高吨钢效益。
什么是产品经营?不锈冷轧厂综合管理室主任徐玮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说,成品不锈钢投放到市场,我们厂的步骤费只是售价中的一部分。以前,我们也一直在抓经营,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我厂效率及成本上。公司提出产品经营的理念后,我们也在想,此经营与彼经营有何区别。后来,我们想明白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全过程,也就是关注全工序,而不仅仅是冷轧这一个工序。
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后,不锈冷轧厂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如果说,该厂在窄幅成酸作业区所做的有益尝试,在产品经营上让他们尝到了甜头,那么443钢种的变革,让他们在品种经营上,也开了个好头。
443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是太钢的优势品种,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吨钢效益分析的过程中再精细算账,不锈冷轧厂发现,443产品的吨钢效益还大有文章可做。在市场调研积累、多次沟通用户的基础上,他们主动联系技术中心研讨改进工艺方案,协调上工序实现工艺优化。同时,不锈冷轧厂在生产工艺路线、检验标准联动等方面优化与各部门协同,以成材率为切入点,迅速集结,迅速实施,边算边改,目前该钢种盈利能力已明显提升。
享受到成果的同时,技术中心邹勇告诉记者:我们原始的工艺设计考虑安全系数,留有容错几率,改进意味着工艺基本没有余量,需严格控制波动,非常考验工艺执行能力。即使有充分的统计数据作支持改进,但是工艺调整后,还是非常担心出现批量质量问题。我们同太钢炼钢二厂、热连轧厂和不锈冷轧厂技术人员紧紧跟踪生产,从小批量试验开始,逐渐扩大试验批量,这次改进也让我对我们工艺执行能力更有信心了。
炼钢二厂的技术人员在这次改进中,也非常担心出现批量的宽度不合品,所以他们也从小批量开始试验,同时追求更加精准的控制工艺,再逐步批量扩大,最终完成了预期目标。
在不锈冷轧厂的采访中,他们的快速反应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3月份为了应对天然气价格暴涨,他们组织精兵强将,发扬不破楼兰誓不还的精神,把握市场脉搏,在3天之内,对4条生产线进行了焦炉煤气与天然气置换,包括气源切换、模型优化及生产调试。
不锈冷轧厂设备能源室主任工程师赵慧涛感慨地告诉记者,这放在以前完全不可想象。我们以前改炉子是要抽生产的空档来进行的,而这次是我们要求生产停下来,以最快速度为他们实现了气源切换,哪个节能就用哪个。这些都源于全厂整个关注点的变化。以前,我们关注的是能源主要消耗量,而在极致能效思想的引领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极致能效实现吨钢效益提升。
尝到了甜头的不锈冷轧厂,目前发起了新的总攻号“吨钢效益提升行动计划”出台。该厂党委书记、厂长赵晋雷表示,迅速落实公司“吨钢效益对标找差专项行动”要求,快速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牢固树立市场思维、对标思维、科学思维,不锈冷轧厂要拿出十二分的勇气和魄力,对真标、找真差,咬定短板不放松,不破问题终不还。
但凡变革就都会有阵痛,而阵痛过后带来的快乐也一定是不言而喻的。赵晋雷告诉记者,通过近一阶段的工作,对自己深有启发:变革的过程会很痛苦,变革的风险或许也会很大,但我们坚信潜力无限。只要研究到位,组织周密,思想变革先行,变革不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回头看走过的路,欣喜胜于痛苦。未来,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