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要闻
天行TIANXING(中国) 公司要闻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谈振兴实体经济
来源: 太钢新闻中心 作者: 太钢新闻中心 时间: 2017-02-23
“在山西太钢集团,经过5轮上百项试验,中国首批笔尖钢诞生了。这批直径仅有2.3毫米的钢丝材料,将终结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大国、圆珠笔产量第一大国长期进口笔尖钢的历史。太钢也借助中高端产品替代进口的竞争优势,在2016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太钢的凤凰涅槃,只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的缩影。”
这是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实体兴,中国强》——“地方两会看转型”专题报道中提及的。
报道开篇即指出,“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从白山黑水到西南边陲,从江汉平原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振兴实体经济’不仅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更是众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强音。”
报道指出,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本。振兴实体经济,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振兴实体经济,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报道中说,“过去两年,尽管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实体经济正经历艰难的爬坡过坎。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滚石上山、攻坚克难,不少地方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加快新旧动能顺利转换的重要抓手。”
报道提出,要“调存量、优增量、提质量,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实体经济规模大,覆盖面广,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千头万绪,以什么做突破口?一是要调整存量,倒逼旧动能转型升级;二是优化增量,培育新动能加速成长;三是提升质量,鼓励“中国制造”树品牌。质量是实体经济的生命。只有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才能增强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报道指出,创新正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牛鼻子”。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在制造业,核心是创新。要树立“国际视野,创新融入全球产业链,引领产业满足市场新需求;科学前瞻,创新立足基础前沿,助推产业迈向中高端;破解关键,创新瞄准核心技术,补足产业升级短板。”
报道最后强调,“实体兴,中国强。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中国经济航船必将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