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要闻
天行TIANXING(中国) 公司要闻
太钢召开2013年科技质量工作会议
来源: 太钢新闻中心 作者: 石鹰 时间: 2013-03-27

图为大会对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 王旭宏 摄
3月25日上午,太钢2013年科技质量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公司领导李晓波、杨海贵、高祥明、刘复兴、周宜洲、王新平、韩瑞平、王继光、柴志勇、韩珍堂、彭存根、林企曾、王一德、谢力、张志方、王百东、杨贵龙,公司副总级领导,管理总部相关部门部长,各二级单位厂(矿)长、经理、总工程师、技术(质量)科长、相关技术骨干,重点品种SBU(战略业务单元)项目经理,受表彰人员,技术中心、制造与质量管理部、工程技术公司、自动化公司室主任参加了会议。
公司党委书记杨海贵主持会议。
集团公司董事、不锈钢股份公司总经理刘复兴作了题为《践行创新观,聚集创新力,使科技和产品创新成为公司跨越发展的巨大驱动力》的报告。2012年,公司面对市场需求锐减、原燃料运输成本高涨、钢材价格持续低迷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注重科技进步、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和成本改善,注重调动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以科技进步推动质量提升、成本改善,努力以产品创新推进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使公司取得了相对较好的经营业绩。
刘复兴说,2013年公司面临的市场形势愈加严峻,开发、降本、提质的应对策略,对科技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全公司科技质量工作者同样提出了更严苛、更高水准、更快效率的要求。全公司科技工作者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迎难而上,展示才智,彰显能力,主动作为。刘复兴还从践行李晓波董事长倡导的创新观,紧盯市场、降低成本、原料工艺改善、经济技术指标提升等方面工作提出了要求。
公司工会主席王继光宣读了表彰决定。大会对2012年重点品种SBU,炉料结构优化提质降本SBU,质量工作先进单位,“质量——成本(Q&C)最佳操作者/管理者”,重大质量攻关项目团队,质量命题承包优秀项目,优秀六西格玛项目及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与专利,太钢科技成果和专利工作先进单位、个人,职务发明十大发明人进行了表彰。大会特别授予港珠澳大桥双相不锈钢钢筋产销研发、提高304系连铸坯无修磨率、热连轧双线改造、岚县矿业有限公司水源及长距离输水系统建设 4个团队“太钢优秀科技工作团队”称号;授予光红兵、薛文广、马骏鹏、路振毅、薛玲珑、李晨耀、向宏宇、刘滨、郎进平、郭亚强10名同志“太钢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集团公司总经理高祥明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获得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表示祝贺,对科技质量战线为公司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就下一步的工作,高祥明提出三点意见。第一,对科技创新要有更高认识、更高标准、更高目标。他说,科技创新在公司逆势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科技创新的优势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面对严峻形势,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钢铁行业中脱颖而出,创新是决定因素。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激励机制,实施“蓝海工程”和“领先工程”,实现更多的首发首创,努力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产品开发能力、制造技术能力和研发基地,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领军人才,把太钢建成一流的科技型企业和国家级的创新型企业。第二,突出重点,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技术中心和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以产品开发SBU(战略业务单元)和LHY(龙虎鹰)等为平台,加强重点科研院所的产学研长期合作以及与重点应用领域关键用户的技术链合作,确保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和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要进一步打通各类人才成长的通道,积极挖掘发现人才,广泛吸纳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和学科领军人物,让太钢成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基地;要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再造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员工终身学习,自觉提升技能,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能工巧匠。第三,瞄准世界一流,提高产品质量。要坚持常抓不懈,持续推进质量文化落地,全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引领作用,模范践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做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推进者、践行者、主导者;要推进制造、质量的集中一贯制管理,实现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融为一体;要加快建立质量信息快速传递平台,提高过程纠偏效率;要完善细化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细化责任主体,加大考评力度,促进产品质量稳定、快速、提升,确保公司产品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高祥明要求,全体职工要立足岗位,在攻坚克难过程中,发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在产品市场开拓中,有敏锐、顽强、有力的“龙虎鹰”作风;在成绩与失败面前要保持戒骄戒躁、团结协作的态度,为推动公司转型跨越发展再建新功,再立伟业。
公司党委书记杨海贵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要深刻认识创新的重要意义,增强创新的责任感。第二,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各级领导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广大职工要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全公司要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第三,要同心协力,形成全面创新的态势。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纠正问题,把好的传统坚持下去,把新的举措落实下去,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全面创新,进一步提升太钢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化科技对公司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