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公开| ENGLISH  
  • 天行TIANXING(中国)
  • 走进太钢
    公司介绍 组织机构 领导团队 企业文化 技术创新 人力资源 招聘引进 绿色发展 钢城风貌
  • 天行官方
    公司要闻 视频新闻 媒体看太钢 行业资讯 公司影片 太钢日报 文化书屋 微视频展播
  • 业务板块
    钢铁主业 资源开发 产品深加工 工程技术 新材料 资本运营 国际贸易 酒店管理 医疗卫生
  • 产品与服务
    钢铁产品 新品开发 营销网络 合作伙伴 认证证书 用户服务
  • 投资者关系
    公司公告 公司章程 财务信息 投资者服务 股票信息 联系我们
  • 社会责任(ESG)
    管理体系 责任动态 社会责任(ESG)报告
  • 专题专栏
    公众开放日 企业信息公开
  • 公告信息
    公告信息 铁矿销售
媒体看太钢
  • 公司要闻
  • 视频新闻
  • 媒体看太钢
  • 行业资讯
  • 公司影片
  •   公司形象片
  •   专题宣传片
  • 太钢日报
  • 文化书屋
  • 微视频展播
媒体看太钢 天行TIANXING(中国) 媒体看太钢

科技日报:太钢:为国际“人造太阳”计划造“骨架”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海滨   时间: 2017-06-01


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科技合作项目“人造太阳”计划。作为不锈钢产能全球第一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决心成为最好和最重要的不锈钢材料供应商。

高起点瞄上大计划

“人造太阳”全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简称“ITER”,是目前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科技合作项目,旨在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为人类提供可持续清洁能源。“人造太阳”的核心温度达上亿摄氏度。

我国作为7个成员方之一,与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共同实施这个项目。作为不锈钢产能全球第一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则承担了“人造太阳”中关键装置所需的多种特殊不锈钢材料的研制。今年年初,其产品通过国际认证,向ITER计划小批量供货。

核聚变原理并不复杂:当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时,大量电子和中子能够逃离原子核束缚,带来巨大能量。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氘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1公升海水里提取的氘,在完全聚变反应中可释放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核聚能理所当然成为无污染、无放射性核废料、资源无限的理想能源。

太钢军工与核电产品开发业务部项目经理张宝林与“人造太阳”第一次结缘是在2007年。中科院的一位研究员问他,太钢能否制造“人造太阳”需要的一种外方内圆的异型钢管。张宝林说,常见钢管要么圆要么方,这种奇怪的钢管冶炼成分、公差精度、探伤要求等各项技术参数复杂、高难、严苛,极其难以实现。太钢科研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人出现了畏难情绪。但太钢领导却异常清醒地认识到,参与ITER计划是太钢重大发展机遇,太钢决心成为ITER计划中最好和最重要的不锈钢材料供应商。

高要求体现竞争力  聚变反应,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两个轻核聚合成重核需要超高温度和压力,这对太阳来说很容易。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600万摄氏度,而且自身重力大,既有高温又有高压,核聚变能持续发生,从而不断释放能量。然而,在地球上模拟太阳,需要把温度提升到上亿摄氏度,在如此超级高温下,混合了氘、氚的气体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完全脱开,各自独立运动、持续碰撞才能产生核聚变反应。

如何绝对避免高温等离子体逃逸?在超级高温下,任何固体材料都将“灰飞烟灭”。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张宝林打比方说,超导磁体线圈产生的超强磁场编织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磁笼子”,利用磁力线把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的容积内进行环形循环,完全不与“人造太阳”的腔壁接触,氘、氚气体加热到上亿摄氏度后产生核聚变,输出能量。

我国承担“人造太阳”计划中的12个采购包任务,要用到大量要求极高的不锈钢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要在常温下检测各项指标合格,更要在接近绝对零度(-273℃)下符合标准。其工作介质为液氦,在-269℃的超低温下电阻为零形成超导,在超导状态产生超强电流,从而形成强大磁场。“冰火两重天”,要求不锈钢产品具有不一样的品质。

高难度填补多空白

“国内没有相关经历借鉴,也没有人见过国外如何采用挤压技术生产这些异型产品,而且厂里的设备也是用于生产圆形钢管,我们毫无经验所取。”太钢不锈钢管公司总工程师康喜唐说,“当时拿起图纸一头雾水,看着上百页英文资料,无从下手。”

以ITER计划校正场采购包用L型钢的研发为例,L型钢是含氮不锈钢,硬度很高,挤压加工时,用力不足不能成型,用力过猛,又很容易发生闷车现象,挤压物随时变成飞行炮弹,击穿厂房,发生安全事故。如何把握温度控制和变形过程,把挤压力控制在设备允许范围内,是一个大的挑战。康喜唐和团队伤透了脑筋,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研究和改善生产工艺参数,优化工模具设计和制作,严密控制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反复试验。半年后,L型钢研制成功。

这些年来,太钢为核聚变和核裂变研制出L型、U型、T型、H型钢矩形管等一大批产品,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用不锈钢异型材生产技术,屡次获得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空白,目前已获冶金科技成果奖2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

高水准选用太钢造

“人造太阳”的材料采购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研发、国际认证、小批量生产和批量生产。目前太钢制造的复合板材、不锈钢板材和挤压异型材已经通过国际认证。国际专家认为,其技术指标达到了ITER计划采购规范要求,有的指标甚至大大超过原来的设计要求。今年年初,磁体支撑、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等采购包相继进入小批量采购阶段,它意味着,太钢产品已经跃升到“人造太阳”新阶段,未来的核聚变领域将有越来越多太钢产品。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中国采购包任务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关。我国交付ITER计划的部件实现了100%国产化,且全部一次性合格,按期交付。张宝林说,“人造太阳”要经过实验堆、示范堆、商业堆三个阶段,这个过程前后大约需要50年时间。(2017-06-01)




   太钢邮箱| 太钢网站群|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14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晋ICP备05003605号  网站管理员      晋公网安备 14019402000001号   

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胜游体育·(SY SPORTS)官方网站 | 世界杯在线平台 | 时博足球 | 玩球体育·|(官方)在线官网 | AB平台 | 拼搏官方网站 | 沙巴足球虚拟联赛 | 9游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