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卫视:太钢:向改革要效益
主持人导语:太钢全面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向改革要效率,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竞争力。今年前3个月,太钢实现利润2.6亿元,成为山西国企改革转型发展的一个亮点。
孙翀龙是太钢不锈冷轧厂十二号轧机班长,上个月他的工资比前几个月增加了10%,而这次增加和市场紧密关联。
太钢不锈冷轧厂十二号轧机班长 孙翀龙:三月份我干的薄料规格比较多,越薄越难干,但市场价格高,对公司价值也最大,我的收入与市场紧密相连,干好了,我的收入自然会高。
将变化的市场引入现场,让生产现场与市场无缝对接,将职工的收入与市场完全接轨,让职工盯着市场干,太钢市场化改革彻底改变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太钢不锈冷轧厂技术科 段维芳:过去呢,职工为追求产量不太愿意干难干的品种。现在,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市场价值和职工的收入紧密相连,这样难度大的品种大家都愿意干,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干好。
这套绩效考核体系直接让职工站到市场的最前沿,但一吨钢挣多少钱、干什么样的钢种最挣钱,职工心中都有一本账。
太钢不锈冷轧厂四号冷线主操 张力军:这批钢卷包装完就即将发送给用户了,去掉生产中的各种成本和我们的运输费用,利润有80.65万元。
张力军心中的账明明白白。与张力军不同,王荐辕是太钢营销部的一名营销员。按照惯例,他负责销售的钢材数量比去年水平高出不少,收入应该增加才对,而他的收入却不升反降,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太钢营销部大客户服务部经理 王荐辕:我们进行的营销绩效的改革,虽然营销员的销量较上年提升了,但他负责的这个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这说明其他的竞争对手抢占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被抢占,意味着公司在这个钢种上的竞争力在下降,所以他就接受了考核。
紧盯市场,彻底改变过去自己与自己比的惯性思维。一线工人与营销人员的岗位虽有不同,但是他们离市场的距离却是相同的,收入一升一降的背后折射出太钢搏击市场的决心。今年前三个月,太钢实现利润2.6亿元,产销率达到100%,不锈钢出口实现大幅增长。
太钢营销部副部长 卢健:以前呢,我们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够强,只有快速补齐这个短板,把每个人的活力全部激发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求得壮大。(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