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日报:太钢今年投入4亿多元治气降噪抑尘
在逐步提高气态、固态、液态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的同时,太钢向国际一流钢企看齐,污染物管控由对有组织排放(污染物经过固定管线,容易被治理设施吸收)管控,扩大到对无组织排放(污染物排放没有固定线路,更多呈现为面源式污染)的管控。5月10日,从太钢获悉,今年太钢投入4亿多元共实施6个项目来治气、降噪、抑尘,其中5个项目是针对无组织排放的环境治理。
“太钢周边近些年来涌现出不少楼盘,居民楼离太钢厂区越来越近。”太钢环保部部长助理马良介绍说。太钢的无组织污染排放,因为周边居民的举报而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入驻山西后,交办我市的第一件群众反映问题,便与太钢有关。恒大名都居民反映,大同路以东太钢加工厂噪声、气味扰民;太钢渣场粉尘污染;举报人对太钢环评有质疑。接到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问题清单后,我市环保部门立即开展现场监测,对太钢厂区内噪声、粉尘进行布点监测,监测数据未超标。同时,执法人员对太钢烧结机、电厂、炼铁等主要生产工序开展现场检查,确认其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我市查明,从2010年以来,太钢先后实施的27个项目,其环评均按照环评审批权限由各级环保部门予以审批和验收。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太钢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低频噪音污染问题突出;偶发性噪声污染问题仍然较多;太钢物流运输量大,渣场、原料场物料储存量大,周边无组织排放粉尘污染,并伴有气味,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影响。
据了解,恒大名都属于太钢周边近年来竣工的楼盘之一,紧邻太钢南厂区。虽然噪声未超标,但为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影响,太钢将投资1500万元,对炼钢一厂不锈钢线废钢料场实施隔音封闭项目;对不锈炼钢南路这条厂区的大物流通道予以封闭,消除了与火车的平交问题,火车机车禁鸣范围由距恒大名都小区500米扩大至2000米;对厂区夜间物料运输车辆加强引导,关闭车辆倒车语音提示功能,厂区内运货车辆限速由40公里/小时降至30公里/小时以下,减少刹车带来的噪音;实施物流中心南厂区钢轨更换项目,对靠近恒大名都小区的42根12.5米钢轨更换成25米钢轨,以减少火车机车通过钢轨接头时的异响噪声。此外,太钢还将实施能源动力总厂一项降压变压器隔声降噪项目,以控制变压器噪音排放。以上三大降噪项目,预计都将在年内完成。
蓝天下,太钢大跨度弧形网壳结构格外扎眼——最大跨度124.5米、拱高46.8米、长度407米。“我们的露天原料厂,四周设有不锈钢挡风抑尘网,高度为18米。”原料场环保改造封闭项目常务副经理薛树红介绍,“全封闭项目采用大跨度弧形网壳结构加不锈钢板封闭的形式,封闭面积6.2万多平方米。我们采用的是太钢自己生产的抗腐蚀性强的不锈钢板。”项目总投资1.1亿元,预计6月底完工。相比不锈钢挡风抑尘网,封闭后,原料场可减少75%的粉尘排放。为减少扬尘污染,太钢还将投资1.4亿元,实施渣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对碳钢渣一线北和三线南原露天堆场区域实施封闭;对不锈钢渣热焖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将原一个热焖池一次焖5罐渣调整为一次焖3罐渣,彻底解决原焖5罐渣时处于最下层2罐渣因焖不透所造成的出渣带尘问题,实现源头消尘;对不锈钢渣热焖车间及热焖池增加动力波除尘机组,实现对逸散含尘蒸汽的捕集净化处理。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完成后可减少80%的粉尘排放。
此外,太钢将投资1.5亿元,实施焦炉大烟囱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对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的3座焦炉大烟囱烟气实施脱硫脱硝再净化处理,增建脱硫、脱硝装置,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国家特别排放限值以内,预计每年减少颗粒物排放35吨、二氧化硫70吨、氮氧化物350吨。(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