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报:让科技创新成企业“活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了第一位。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战略的突破口。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对此深有体会,全国两会期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2016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时指出:“好钢要千锤百炼,产能要优胜劣汰;希望你们用‘不锈’精神和智慧,浴火重生,重振雄风!”
“太钢人一直谨记总理的教导,并将其扎扎实实地贯彻到了实际工作中。”李晓波如是说。
“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板,弥补中国制造的短板要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李晓波认为,企业应该自觉担当起创新的责任,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保持定力、厚积薄发。
从今年元旦以来,一说到太钢,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笔尖钢”。太钢用5年时间研发生产的圆珠笔笔头用不锈钢新材料成功应用于国内知名制笔厂家,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与进口产品水平相当。有媒体称,“圆珠笔头市场已不再被国外垄断,太钢不锈实现了自主化生产,标志着我国笔头用不锈钢材料的自主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笔尖钢’很小,但‘笔尖钢’以小见大。企业只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着力于创新、沉下心来创新、矢志不移的创新,什么难题都能解决。”李晓波如是说。
在创新的过程中,李晓波认为科技是支撑,人才是源头,他表示,人才集聚,创新才能水到渠成,企业要下力气培养具有全球眼光、深厚功底、开放思维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
“企业家是创新要素的整合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企业家有创新精神,企业才有发展前途。”李晓波说,高素质的技能工人是创新的群众基础,创新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产品上,要靠他们双手创造出来,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再好的创新设想也难以完美实现。
对此,李晓波建议:“企业要有长远眼光,加大创新投入。按价值贡献量精准激励各类创新人才。让创新成果价值化,让创新人才既有恒产又有恒心,专心致志谋创新。”
此外,针对目前一些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不够突出的问题,他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让企业真正成为整合创新要素的主导力量,构建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的良好生态,帮助企业分散创新风险,建立健全高效的风险投资市场,激活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换效率。(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