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日报:8年攒出近7个西湖
9月22日,太钢能源动力总厂中水深度处理班班长张学治与往常一样,在运行交接记录本上认真记录设备的电流、温度、压力还有水质的电导等指标。不知不觉,张学治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整整8年。
多年来,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灌溉、道路保洁甚至加工制作成除盐水,替代工业新水,太钢与“水”共舞,节约了大量新水。太钢能源环保管理部给出一组数据:太钢中水回用处理工程自投产使用以来,吨钢新水消耗从3.27吨,下降到2.34吨。仅这一项工程,太钢8年就节约新水9546万吨,相当于近7个西湖的蓄水量(该湖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
中水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生产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一般指再生水。
早在2006年,随着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的竣工投产,太钢城市生活污水工程也随之投运,尖草坪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被太钢回收后加工成中水,实现利用;2008年,太钢关闭了10口自来水井,实现了增钢不增水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中水的回收利用率,2009年,太钢在城市生活污水工程的基础上又上马了国际工艺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中水回用深度处理工程。太钢能源动力总厂水处理作业区副主管杨艾花告诉记者,过去,太钢工业用水主要是使用城市自来水制造除盐水,少量使用黄河水和汾水。中水回用深度处理工程竣工后,太钢开始对处理后的尖草坪地区城市生活污水再做深度处理,制作除盐水,替代工业新水。
目前,太钢回收的水主要是尖草坪地区的生活污水,同时,还有北沙河、北涧河的污水,每日回收5万吨生活污水。中水深度处理站对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再经过超滤、反渗透处理后,每天能够生产3.3万吨的工业除盐水,各项指标都能达到工业用水的需要。
“这些生产出的除盐水全部供给太钢炼钢、轧钢等生产使用,满足了太钢生产工业用水的需要,大幅降低了新水使用量。”张学治说。
太钢中水回用深度处理工程投运以来,不仅缓解了我市北部城区严重缺水的状况,还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不仅如此,在推进工艺技术创新、持续优化品种结构的同时,太钢多年致力打造节水型企业,先后建成膜法水处理、中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废酸回收再生利用等一大批新型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和吨钢耗新水指标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太钢也由此成为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12家节水标杆企业之一,吨钢取水量指标被列为国家节水标杆指标。(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