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看太钢
天行TIANXING(中国) 媒体看太钢
山西日报:0.26%是如何实现的
来源: 山西日报 作者: 张毅 时间: 2014-05-13
面对当前需求不振、市场萎缩的严峻形势,太钢实施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为企业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成为营业收入逆势增长的重要动因——面对当前需求不振、市场萎缩的严峻形势,太钢实施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为企业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成为钢铁行业“寒冬”季节里营业收入逆势增长的重要动因。据了解,一季度太钢营业收入稳中有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6%。
机制改革
前些天,太钢不锈热轧厂出了一件新鲜事,热处理作业区丁班看火工张彦要求厂里给他的操作台上安装一个能源计量表。安装上这个表就等于给自己加了个 “紧箍咒”,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张彦告诉记者:“以前,能源的消耗指标,厂里只对工段考核,和个人关系不大。但现在不同了,我的工资直接与这些指标挂钩,不安装这个表,就不好掌握使用情况,一不留神工资就会受到影响。”
实施市场倒逼机制,将职工的收入完全市场化,这是太钢职工收入改革的缩影。今年年初,太钢精心绘制了改革路线图,出台了包括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内部管控体系改革在内的3大项11小项改革任务,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地”,职工个体到团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太钢不锈热轧厂厂长南海略显兴奋:“通过变革经济责任制考核,分解预算指标,全员的压力、动力与活力逐步被释放出来,职工的信心和劲头很足。就拿我们厂来说,二月份成本指标完成预算的178%,市场利润完成预算的152%,比上年同期提升75%。”
科技创新
面对全行业遭遇的严峻形势,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太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创新驱动、以新制胜,把创新与突破的主攻方向,瞄准在优化品种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上。目前,已形成了以高品质不锈钢、高牌号硅钢、高强韧钢等为代表的独具竞争优势的战略品群,火车轮轴钢等众多产品都占据着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其中有些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以上。“太钢造”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一张新名片。
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表示,目前太钢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有800多项,其中120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技贡献率达到了75%以上;太钢技术中心连续两届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第2位,保持行业第一……这些都是支撑太钢成绩单的核心要件。
如今,太钢每年产生专利、专有技术3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占到50%;每年都在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科技成果奖励。
项目见效
自4月30日世界上最先进的硅钢冷连轧酸轧线在太钢成功过钢以来运行稳定,产品质量高、成材率高,具有大型化、连续化、紧凑化和高效、绿色等显著特点,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也是转型跨越的有效抓手。太钢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见效年”的要求,加快不锈钢冷连轧、硅钢冷连轧、高速铁路用钢、高碳铬铁、高端碳纤维、高炉热熔渣矿棉等项目建设,确保优质按期建成投产并尽快达产达效。
同时,加强项目寻源和储备;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城100万平方米高性能膜材料及膜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百企千村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机制改革
前些天,太钢不锈热轧厂出了一件新鲜事,热处理作业区丁班看火工张彦要求厂里给他的操作台上安装一个能源计量表。安装上这个表就等于给自己加了个 “紧箍咒”,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张彦告诉记者:“以前,能源的消耗指标,厂里只对工段考核,和个人关系不大。但现在不同了,我的工资直接与这些指标挂钩,不安装这个表,就不好掌握使用情况,一不留神工资就会受到影响。”
实施市场倒逼机制,将职工的收入完全市场化,这是太钢职工收入改革的缩影。今年年初,太钢精心绘制了改革路线图,出台了包括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内部管控体系改革在内的3大项11小项改革任务,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地”,职工个体到团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太钢不锈热轧厂厂长南海略显兴奋:“通过变革经济责任制考核,分解预算指标,全员的压力、动力与活力逐步被释放出来,职工的信心和劲头很足。就拿我们厂来说,二月份成本指标完成预算的178%,市场利润完成预算的152%,比上年同期提升75%。”
科技创新
面对全行业遭遇的严峻形势,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太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创新驱动、以新制胜,把创新与突破的主攻方向,瞄准在优化品种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上。目前,已形成了以高品质不锈钢、高牌号硅钢、高强韧钢等为代表的独具竞争优势的战略品群,火车轮轴钢等众多产品都占据着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其中有些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以上。“太钢造”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一张新名片。
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表示,目前太钢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有800多项,其中120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技贡献率达到了75%以上;太钢技术中心连续两届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第2位,保持行业第一……这些都是支撑太钢成绩单的核心要件。
如今,太钢每年产生专利、专有技术3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占到50%;每年都在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科技成果奖励。
项目见效
自4月30日世界上最先进的硅钢冷连轧酸轧线在太钢成功过钢以来运行稳定,产品质量高、成材率高,具有大型化、连续化、紧凑化和高效、绿色等显著特点,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也是转型跨越的有效抓手。太钢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见效年”的要求,加快不锈钢冷连轧、硅钢冷连轧、高速铁路用钢、高碳铬铁、高端碳纤维、高炉热熔渣矿棉等项目建设,确保优质按期建成投产并尽快达产达效。
同时,加强项目寻源和储备;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城100万平方米高性能膜材料及膜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百企千村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