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质量报:太钢:特种设备安全也是生产力
作为特大型企业,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使用的特种设备是门类较为齐全的。厂区内密布着各种压力管道、自有的燃气锅炉、巨大的燃气罐、工业电梯、民用电梯等,起重设备和厂内机动车也一应俱全。可以说,太钢的特种设备不是山西省所有企业中最多的,也是名列前茅的。太钢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高,对生产环境要求高,对安全生产尤其是特种设备的安全要求更高。太钢董事长李晓波曾多次强调:“特种设备的安全,也是生产力。”
制度管人 人管机器
钢铁企业是设备密集型企业。特种设备更是人命关天的机械设备。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太钢拥有3000余台特种设备,他们是怎么管理的呢?
太钢装备部部长彭志田介绍,太钢是通过体系建设、重点环节的管控以及现场安全管理来实现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的。太钢特种设备管理以公司《质量、环境、能源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依托,在生产的同时,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公司以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的前期环节为基础,以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检验检测环节为突破口,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彭志田说,除了大家共有的措施之外,作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太钢还有自己独创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对标管理”引入了特种设备的管理之中。太钢把特种设备管理纳入了公司整体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公司——分厂——作业区三级管理体系,每一级都有不同的责任和要求。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公司建立了“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形成了公司到生产车间、各个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依据管理网络的布置,各负其责,人人行使自己的职权。其次,对特种设备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筛选出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实施一对一的人机管理(包机到人),做到责任到人、制度到岗、专职点检。第三,开展特种设备消缺管理办法,运行人员发现缺陷随时记录,检修人员每天消缺,作业主管全面负责监督。
这些方法,对太钢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起了重要作用。
理念深入人心 责任落实到位
要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太钢管理层的共识。
公司以培育安全理念为突破口,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为落脚点,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为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固定下来,并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树立崇尚安全、摒弃违章的观念,确保设备、人员的安全。
太钢能源动力总厂作业长闫立刚工作已经27年了,主要负责锅炉的运行。记者看到,能源动力总厂的锅炉房,不是传统的煤灰飞舞的锅炉房,而是一大间隆隆作响、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儿煤灰的燃气锅炉。这样的锅炉,安全运营的难度更大:四通八达的管道,都是燃气管道,也都是压力管道;锅炉本身也是压力容器,而且还必须一刻不停地工作,稍有闪失,就是大祸。
为了防微杜渐,闫立刚和他的同事们兢兢业业,遵章守制。闫立刚说,锅炉房的职工每天上班时都要查看上一班的记录有无安全隐患,怎么解决。每个班次对这些地方都多加小心,巡查次数也增加,发现小问题及时解决。而且,每发现安全隐患,都要上报给调度员,职责范围内的自己处理,非职责范围的由调度员安排处理。每两个小时要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巡查一次,不论是水、电,还是气、油,都要全方位检查。
“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注意,操作中规范,就能避免出事故。”这是闫立刚对特种设备安全的总结。设备的安全,归根到底是人的安全。只要每一个人都把安全思想和安全操作落实到位,设备才能安全运转。这是闫立刚最朴素的思想,也是太钢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思想,更是全体员工的工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