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日报:太钢:描画“和谐企业”新注脚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2013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企业社会责任排序中,太钢集团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位列钢铁行业第一位。
近年来,太钢在转型跨越发展中,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注重对社会的奉献回报,为这个现代化的不锈钢企业描画了以人为本、讲情重义、回报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注脚。
12月1日,太钢总医院新建的大楼里,走廊整洁宽敞,病房舒适温馨。在医院普外科,身患胆结石多年的退休职工李师傅正在接受诊治。“过去,家离医院远,看病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建了新医院,我第一批入院。这里医疗设备好,服务态度好。”太钢总医院作为省重点工程和我市“百院兴医”项目,从2011年10月动工建设,短短两年间,成为了一座集人文化、数字化、园林化于一体的综合住院大楼。太钢总医院院长南培宏说:“我们的新医院医疗设备为全省一流,特别是两间一体化手术室,一间为抢救手术室,另一间为配备血管机的手术室,都是省内唯一。新医院的落成,将极大地缓解城北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
其实,太钢总医院的建设只是太钢和谐发展、奉献社会的一个缩影,煤气倒供市区,城市污水回用,回收余热供暖,太钢反哺社会的行动随处可见。
在太钢能源动力总厂,热电事业部值班长于波和职工们正在热力厂房调整供热压力。“这两天天气逐渐转冷,我们逐步加大马力,提高供热压力和温度,保证热力源源不断地送到市区居民家中。”于波说。
今年,太钢专门投资新建了发电空冷余热回收项目和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项目,这两个项目将太钢废弃的余热“捡”回来,使太钢向市区供热面积再增加600万平方米,达到1400万平方米。按每户80平方米计算,今年冬天,太钢为我市17.5万户家庭送去暖流。
在不远处的污水处理作业区,太钢新建工业废水回收膜处理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12月中旬投运。作业区主管赵瑞峰指着身后一个正在施工的厂房说:“这是太钢新建工业废水回收膜处理工程,建成后,太钢回收利用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将每天增加4.8万吨,这是一个三效合一的项目,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要以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企业发展是一致的。作为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绝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使命。太钢工作人员正在调压,保证热源送到市区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