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经济日报:太钢:锤炼打造有价值的“钢”企业
项目建设启动大会、项目责任书签字仪式、重点工程巡视……在“十二五”第三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太钢投资千亿元建设的一批重大工程正势如破竹般铺开建设。正因如此,国内各方建设大军和国际钢铁业界的知名专家汇聚太钢,让这艘钢铁业巨舰转型发展的步伐之快、力度之大被世界所瞩目。这些工程,是继太钢新不锈钢改造工程后又一轮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这些重点工程投运后,太钢到201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太钢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梦想将不再遥远。
“转型跨越是一场涅槃式的浴火重生,更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深刻革命。‘十二五’是太钢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培育竞争优势的关键期、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期。”这是太钢董事长李晓波向全体太钢人提出的要求,更是太钢人不遗余力践行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产品为王:
优化产业结构,力推高端精品
9月29日,太钢不锈钢工业园又迎来参加太钢“公众参观日”的一批游客,游客们“冲入”展厅,欣赏着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不锈钢制品,在购物超市,一位阿姨手里捧着不锈钢餐具赞不绝口:“没想到在太原有质量这么好的锅,性价比非常高。”
10月21日,当记者再次拿起这种不锈钢锅,才体会到阿姨口中所说的“质量好”究竟好到什么程度:每一个锅都呈现出不锈钢特有的光泽,这些都是由3层或5层的不锈钢制成,分量十足,使用这样的锅炒菜或煮饭导热非常均匀迅速,用普通锅需要大火加热的话,用这种锅只要中小火就可以。
而展厅内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一个全部由不锈钢制品制成的“样板间”,整个样板间内,从床到床头柜、从茶几到沙发、从马桶到洗手池,甚至连桌上摆的装饰花都是用不锈钢做成的。整个样板间一片闪闪亮,参观者纷纷点头:确实漂亮。
事实上,所有生产这些产品所使用的钢材,也都是太钢拿得出、叫得响的精品不锈钢材料。
“作为钢铁行业,做强做精主业就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钢铁企业最重要的转型。”李晓波说。去年9月,太钢不锈钢冷连轧项目,获得了2亿元中央最大预算内资金支持,该项目是在保持太钢不锈钢总产能不增加的前提下,建设年产90万吨以铁素体为主的不锈钢冷轧板卷,品种包括高速重载铁路车厢用钢、汽车排气筒用钢、集装箱用钢、造币钢、超纯铁素体等。该项目建成后,可提高铁素体不锈钢产品比例,充分发挥冷连轧成材率高、运行成本低、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等优势,进一步优化不锈钢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部分产品还可替代进口,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
近几年,在建材装饰市场,一种叫镜面板的钢板备受高端人士青睐。为此,太钢还投资11亿元,建成了目前世界上产能最大、轧机运行速度最快、产品规格最宽、档次最高、代表当今世界不锈钢生产最高水平的不锈钢光亮板生产线,形成了新的竞争力和新的效益增长点。
到“十二五”末,太钢高端特色产品占比要提高到90%以上,所有常规产品全部退出产品目录,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精品钢铁基地。“太钢要做有价值的企业。”李晓波信心满满。
资源破围:
破解技术“瓶颈”,储备发展“粮仓”
长期以来,全球铁矿石市场始终为几个国际铁矿石巨头所主导,我国钢铁行业的话语权严重缺失。
“不打破在原料上的被动,就不能换来持续发展的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太钢深谙其中的道理。而要想在原料上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从项目上落手。
过去,吕梁市岚县袁家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2008年7月,投资上百亿元的太钢袁家村铁矿项目奠基,各路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往这里汇集,袁家村昔日的沉寂被打破。历经三年对54个小采选企业的资源整合,后又经过263户、1018名百姓的整体搬迁,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建设仅用了两年时间。
对于矿山建设技术难题的攻关,用李晓波的话说,“这个矿山建成后,我们能再出个院士”。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突破了20多项技术难题,创造了中外矿山建设史上的奇迹。新矿山达产达效后,不仅使太钢铁矿石实现完全自给,而且有效缓解中国铁矿石严重依赖进口、矿价受制于人的局面。
如今,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已经是群山环绕下的吕梁大地上一座拔地而起的亚洲最大现代化铁矿。而这个项目全面投产后,太钢将形成年产1500万吨精矿粉的能力,铁矿石自给率将达到70%以上,从而成为国内铁矿石资源保障条件最好的企业。
2009年10月25日,由太钢集团、晋中万邦和土耳其CVK集团三方共同投资的土耳其铬矿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太钢乃至我省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也是中国在土耳其单笔投资最大的项目。如今,矿山建设正在加紧进行。项目建成后,太钢每年将获取约100万吨品位在35%以上的铬矿。
2010年7月26日,太钢与中国有色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开发缅甸达贡山镍资源。2011年3月27日,矿山系统正式投产,冶炼系统正在建设。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供应高品位镍铁8.5万吨。
2011年10月18日,山西太钢鑫磊资源有限公司成立暨石灰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该项目将建设两座日产1000吨活性石灰回转窑及与之配套的石灰石矿山,将成为太钢重要的辅料基地。与此同时,太钢与省内大型煤炭企业共同投资的多个煤炭资源开发项目也取得重要进展。
太钢破解了“瓶颈”,建立了“粮仓”,安全、稳定的资源供应正在成为太钢的独特竞争力。
拥抱绿色:
巨资推进节能环保,发力完善循环经济
太钢,已拥有了79年的企业生命。在这79年中,太钢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有过艰难转型的阵痛。
不过,这个老企业又不断焕发出新鲜的气息,因为,绿色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太钢的核心战略要素之一,而绿色发展,既是社会、城市对企业的要求,又是太钢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10月21日,当记者一行走在太钢的厂区,看着满眼郁郁葱葱的绿树和青草,每一座水泥灰的厂房被绿树环抱,显得生机勃勃。厂区内,看着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太钢员工不时穿梭在绿色的“海洋”里,心情都会变得清爽起来。
不过,作为一个老工业企业,这绿色有多么来之不易,只有太钢人自己知道。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为钢厂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能。本世纪以来,太钢率先在国内推广应用世界最先进的绿色工艺技术,投资逾百亿元人民币实施了一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各项节能环保指标在国内行业领先。
随着国内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建成投产,也标志着太钢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全部循环再利用。而太钢与美国哈斯科公司合作实施的炼钢尾渣开发利用项目,也成为我省引进最大的用于循环经济领域的美国商业投资项目。该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钢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设5条钢渣处理线,形成年处理150万吨不锈钢渣和100万吨碳钢渣的能力。
李晓波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太钢铁水产量将超过千万吨,这意味着矿渣产量将达到300万吨。为了解决如此大量的矿渣应用问题,太钢高炉矿渣超细粉二期项目工程目前正加紧施工,“这个工程能将太钢排出的高炉废渣全部制造成附加值较高的矿渣粉,作为优质水泥搀和料、混凝土搅拌料用于建筑施工,不但充分利用了高炉矿渣资源,还保护了环境。”李晓波说。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太钢的节能减排指标在国内钢铁行业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形成了以粉煤灰、钢渣及高炉水渣综合利用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酸再生为主的液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焦炉煤气脱硫制酸、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余压余热发电为主的气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
“下一步,太钢将加快推进由企业内部小循环向城市大循环的转变,如在城市生活污水及中水回用、城市废旧塑料、轮胎、报废汽车以及有害垃圾的消纳处理方面加大力度,形成更加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李晓波说,为了实现与城市的功能互补、和谐共融,太钢将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让绿色太钢成为山西人心中的一个节能减排的“代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