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日报:太钢对400余辆厂区车辆展开环保“体检”
生产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叉车、吊车、罐车、吸尘车等车辆,轮番驶入太钢厂区的一块空地上。这不是车展,而是太钢对其生产用车在进行尾气检测。截至4月13日,太钢约460辆生产用车,已完成尾气抽检200余辆。完成尾气检测车辆有超过三成的机动车尾气不合格。
“合格车辆,我们将发放机动车尾气年检合格标志。不合格车辆,我们将清退出厂区。”太钢能源环保部副部长张国志表示。今年3月底,太钢在行业内率先启动 PM 2.5减量。作为 PM 2.5减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进入厂区的所有机动车及厂区内部作业的机动车进行尾气排放管控显得十分必要。太钢要求,在太钢厂区的所有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标准,要与机动车户籍归属地尾气排放标准统一,公司保卫部门办理机动车辆进厂手续时,进厂机动车必须提供有效机动车尾气检测合格证扫描件或照片。
据介绍,此次参加尾气抽检的机动车,由于其活动范围局限在太钢厂区内,之前并未执行国家的尾气排放标准,基本上也没有进行过尾气检测。为配合太钢的此次行动,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检测中心协调我市一家公司,在太钢厂区内安放了一条移动检测线,重点检测相关车辆的可吸入颗粒物(含 PM 2.5)浓度值。“这意味着厂区内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将进一步严格化。公司此举,旨在加快不合格机动车的更新淘汰步伐,督促各基层单位加强车辆维修。”张国志介绍说。太钢已确定,对厂区内部作业的车辆,实行每年一次尾气检测,例行检测时间暂定为每年4月。依照太钢的相关规定,对厂区行驶车辆尾气排放明显冒烟的或抽检不合格的,公司能源环保部可对车辆引进单位进行考核,发现一次,可从该单位相关款项中扣罚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