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市场导报:太钢集团逆势而上创佳绩 继往开来谱新篇
2012年宏观经济复杂多变,钢铁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全行业陷入亏损,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钢厂盈利。这是本世纪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困难严重程度远远大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情况。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冬,太钢集团不仅在困难和挑战的冲击下站稳了脚跟,而且实现了逆势增长,把行业最困难的时期,转变成为竞争力提升最快的时期。
钢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不锈钢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经营绩效居行业前茅。
2012年太钢产钢1013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首次跃上千万吨台阶,这是在国内绝大部分钢厂纷纷减产的情况下的逆势增长。而且这个增量主要是靠优化品种结构,增加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钢等“双高”产品来实现的。不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质量和效益上的增长。全年不锈钢产量达到311万吨,连续第四年保持全球第一。实现营业收入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3%;实现利润4亿元,居行业前列。
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在困难时期比顺利时期更能体现出来。
过去一年,太钢有28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6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出口钢材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出口不锈钢35万吨,增长23.9%。太钢主要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结构调整项目,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太钢去年完成项目投资近150亿元,居全省第一。今年项目投资预计超过200亿元。困难时期正是打牢发展基础最好的时期,要通过抓创新、抓项目、抓管理、抓队伍,把基本功练扎实,今天基础做强了,就不愁明天的利润。
非钢产业快速发展。太钢加快转型跨越发展,要既会赚钢铁的钱,又会赚非钢产业的钱。
发展非钢产业突出两大战略重点,一个是工程技术产业化输出,一个是新材料产业。工程技术产业化输出方面,去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97倍,利润增长53.2%。新材料产业方面,非晶带材中试线建成投产,产品已进入市场;总投资20亿元的高端碳纤维项目开工建设;山西宝太新金属开发公司成功产出钛合金等新产品;正在加紧研发镁、高温合金、耐蚀合金等新材料。在“十二五”推进工程技术产业化输出、新材料业务板块上市,成为公司新的竞争优势和效益增长点。另外,不锈钢制品、金融投资、房地产、医疗健康产业都有明显的进步,为非钢产业的腾飞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绿色发展创新水平。太钢近年来的绿色发展成果广受社会各界赞誉。
去年7月份,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来太钢调研,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评价太钢“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另一点是看了太钢后对钢铁工业有了新的认识。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年会上,太钢专题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去年,又有一批新的节能环保项目建成投产,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主要节能指标创出新水平,实现了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切和帮助下,太钢集团更是在企业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谐发展取得新成果。
去年,太钢实现工亡及重伤事故为零,创造了多年来最好的安全绩效。在改善民生、提高职工生活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勇于担当。在企业党的建设方面开拓进取,把党的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创造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一线职工牛国栋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是我省最年轻的党代表。
太钢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真情关爱和大力支持。作为省委袁书记的联系点单位,去年春节长假过后上班第一天,袁书记就来到太钢看望慰问一线职工,帮助指导完善转型跨越发展思路。一年中,袁书记又多次到太钢调研,倾注大量心力,帮助太钢解决了许多难题。十八大胜利闭幕后,袁书记来到太钢宣讲十八大精神,引导太钢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李小鹏代省长十分关心太钢的发展,前几天专门到太钢调研,要求太钢人抓好安全生产,抓好项目建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2013年是太钢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攻坚之年,将坚持战略自信、文化自信、队伍自信、能力自信,努力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上大有作为,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全力建设最具品种特色的钢厂;在产业链建设上大有作为,加速构建稳定、安全、低成本的战略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共创共享价值;在非钢产业上大有作为,不断培育壮大支柱型多元产业,形成多元产业与钢铁主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业务格局;在绿色发展上大有作为,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太钢生存的前提、发展的基础,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成为全球绿色钢厂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