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日报:把脉综改区建设:锻造山西精彩转身"第一推力"
山西因煤而兴,也为煤所困。由于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形势一有风吹草动,山西先尝苦头,经济大起大落。这种“病态经济”难以为继!转型发展,山西别无选择。
峰回路转。2010年底国家正式批复设立的转型综改试验区,为我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和相关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启动实施之年,我省如何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的 "先行先试"权,突破发展瓶颈,找准发展路径,实现转型跨越,自然成为山西代表团热议的话题。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本报特邀3位代表对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把脉支招。
转型综改区建设重在干中试、试中干、干中总结,观望犹疑,将会贻误发展良机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依靠先行先试转型综改试验区政策,也在低迷的钢材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公司董事长李晓波代表坦言,整个钢铁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优化、大升级的大浪淘沙阶段。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2011年,太钢主动开展了"两大转型",在规模发展上,由新建项目为主向新建项目与并购重组的双驱动转型;在产品发展上,由常规产品和同质化产品向特色产品和高端产品转型。到"十二五"末,高端特色产品占比要提高到90%,所有常规产品全部退出。
"一言以蔽之,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都要敢闯敢干。"李晓波说。
转型综改区建设贵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不应以一城一地得失论英雄
据李晓波介绍,钢铁行业的竞争日益体现为产业链的竞争,因此,太钢近年来在接环补链方面狠下功夫,不仅解决了自身难题,还为同类企业提供了模板。比如,建成了世界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项目,相当于开发一座年产200万吨铁矿石的矿山;与世界500强企业联手建设国内首个钢渣肥料制造项目,以实现钢渣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