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天行官方 构建大范围循环经济
如果你曾经乘坐过北京的5号线、10号线等地铁,如果你使用过第五套人民币的1角硬币,如果你从电视节目里看到了“长征”系列火箭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身姿,那么,你就已经体验到全球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产品的魅力了。太原钢铁有限公司在不锈钢领域的发展,使我国数十个不锈钢产品品种成功代替了进口。
轻量化、高强度、长寿命,是太钢许多新产品的特点。使用这些材料的汽车可以减轻车身重量,从而减少油耗;使用这些材料的摩天大楼可以大量减少钢材的使用;使用这些材料的货运车厢可以降低腐蚀率、延长使用寿命……
“钢铁就是一种材料,材料做得更好实际上就是为社会节能降耗、绿色发展提供了保障。例如,我们生产的高强钢是普通钢强度的两倍以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用量。”太原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说,目前太钢高效节能型绿色产品占到钢材总量的70%以上,创造的效益占85%以上。初步测算,这些高能效钢材的应用,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以上。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站在产业的高端,必须要有历史责任感,打造绿色企业是我们的追求,‘十二五’时期,太钢将干干净净进入世界500强。”据李晓波介绍,除开发研究节能降耗的绿色产品外,在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生产过程无污染、和城市互动实现大循环等方面,太钢都已经进行了探索。
太钢率先应用推广世界最先进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构建了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固态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太钢建成了国内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工程,每年回收金属32万吨,相当于开发一座年产200万吨铁矿石的矿山。在液态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太钢实现了废水100%循环利用,盐酸、硝酸、氢氟酸100%再生利用。通过气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太钢二次能源年回收占总能耗的48%,余热余压年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28%。
用“藏污纳垢”这个词,可以形象地比喻太钢对环保的担当与贡献,它不仅实现了不向外排放污染,同时还可以吸收来自城市的废弃物,通过净化转为自用,并利于生产余热向城市提供清洁能源。
“太钢引入城市污水,通过自有设备将其净化为工业用水,一方面减少了城市污水的排放,同时也节约了工业用新水。”李晓波介绍,目前,太钢日处理城市污水5万吨,年减少城市COD排放5000多吨,废旧机动车拆解再利用业务已初具规模,对城市生活垃圾及废旧轮胎、塑料、电池等的综合利用也在逐步实施。
太钢还通过对生产余热进行回收,为太原市城区8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提供冬季取暖热源,取代该区域燃煤小锅炉,每年能够减排二氧化硫7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