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经济日报:太钢科技创新 应对市场下行
近日,一辆满载着太钢职工汗水和希望的大货车,从太钢不锈钢钢管公司缓缓驶出,开往浙江三门核电项目处。该公司总工程师康喜堂激动地说:“经过太钢科研人员和生产工人的不断摸索试制,全球首次整体挤压出10米以上长度的不锈钢C型钢,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面对需求不振、市场萎缩的状况,太钢不断加大新品开发,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抢占制高点。包括第三代核电用挤压不锈钢C型钢在内,今年上半年,国家西气东输三线用高等级管线钢、第三代核电用特种不锈钢材料、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耐热不锈钢管、超强高效耐磨无磁材料等10多项产品陆续问世。
在钢材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太钢却一枝独秀,继续保持了钢材售价和营业收入“双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了解,太钢上半年钢材售价和营业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46%、10.36%。
太钢技术中心主任李建明告诉记者:“越是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越能体现出科研的力量,也越要发挥好科技的力量。今后五个月,还会有10个高新特产品问世,预计增效2亿元以上。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市场的夹缝中,闯出一条新路。”
7月22日,记者在太钢袁家村铁矿项目处看到,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准备正在加紧进行。现场的试车倒记牌显示,本月底,这个亚洲规模最大的露天冶金矿山项目将带料试车。据了解,太钢今年上半年新投产项目16个,在建和新开工项目42个,完成年度投资接近70%。
据悉,太钢坚持市场倒逼,强化责任分解和绩效考核。“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已成为全体太钢人的共识,全面预算工作已成为太钢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太钢降本增效19亿元。
此外,太钢主要节能环保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太钢—华为—华秦节能减排联合创新中心于2月23日成立揭牌,将为业界提供最佳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第二条2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砼板生产线将于近日带料试车,达产后,太钢生产过程产生的粉煤灰将实现全干送及“零”排放。同时,还启动了年产160万吨的高炉矿渣超细粉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太钢哈斯科钢渣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实现钢渣零排放。
上半年,太钢先后与陕西有色集团、太重集团和国新能源发展集团分别在新材料、冶金焦化工程成套设备和燃气生产销售、新材料加工、贸易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下半年,太钢将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相关资源整合步伐,开辟新的效益增长点。